工业园区是指预先划定并规划,用于工业设施建设运营的区域,其基础设施完善,聚集众多工业企业,通过政策吸引投资,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提升城市经济竞争力。
1)政府主导型园区:由政府规划、投资和建设,旨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等,像苏州工业园区,由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合作开发建设;
2)企业主导型园区:由大型企业集团投资开发建设,围绕企业自身产业链进行布局,例如富士康科技园区,依托富士康的产业优势,形成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园区;
3)政企合作型园区:政府与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如地方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和土地资源,房地产企业负责园区的规划、建设和后期运营;
1)综合性工业园区:汇聚产业门类丰富,产业多元化,配套设施较为完善。涵盖不同行业企业,如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有生物医药企业、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等企业等;
2)专业性工业园区:专注于某一特定产业领域,产业链相对集中,如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在软件研发、信息技术服务等方面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产业上下游企业紧密协作。
1)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主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科技研发、创新和成果转化为重点,集聚了大量高科技企业、科研机构和创新人才,如深圳的南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2)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吸引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和现代制造业为主,注重产业的规模效应和经济效益,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惠政策,例如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3)特色产业园区:基于地方特色资源或产业基础发展起来,具有独特的产业优势和文化内涵,如佛山陶瓷工业园区,专注于陶瓷产业的发展;
1)城市型工业园区:位于城市内部或城市边缘,与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紧密相连,便于利用城市的人才、技术和市场资源,如北京的望京科技创业园;
2)郊区型工业园区:一般位于城市郊区或远郊地区,土地资源丰富地价低,适合发展对土地需求大、对环境影响较小的产业,如河南宇通客车及一些大型的装备制造园区;
3)边境型工业园区:位于国家边境地区,依托边境口岸优势,发展进出口加工、贸易物流等产业,促进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如广西东盟商务区相关产业聚集区;
工业园区物业管理是指物业企业受工业园区产权方或相关管理部门委托,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对工业园区内的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设备、环境、安全、公共秩序等进行专业化维护、修缮与管理,为园区内企业及员工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配套服务,保障工业园区正常生的生产经营秩序,优化园区环境,提升园区品牌综合价值和竞争力的活动。
1)服务对象多元化(企业、员工、商户等):园区内企业多行业广、规模和性质不同,有生产制造、研发、办公型企业(部门)等。其对物业管理需求重点不同,如生产企业(部门)关注厂房设施维护货运畅通;研发办公企业(部门)侧重办公环境舒适及网络通信稳定等;服务对象还包括企业员工,满足其餐住、交通、安全、休闲等方面需求;
2)设施设备管理复杂:设施设备种类繁多,包括生产、动力、环保、消防、电梯、供电等。设备规模大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对物业管理技术水平和维护能力要求较高。如一些高科技企业的生产设备对运行环境的温度、湿度、洁净度等有严格要求;
3)安全管理要求高:工业园区安全管理是底线和红线,如生产、消防、治安、交通、涉电安全等。园区内生产活动多样,大量人员和车辆流动等,使安全管理难度大。物业部门需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手册,配备专业人员,加强巡查,确保园区安全运营;
4)环境管理特殊:工业园区环生管理除常规绿化清洁外,还需应对企业生产产生的工业垃圾废水等污染物。不同企业的污染物种类和处理方式各异,物业需根据相关环保法规和企业实际情况,制定高效的处理方案,确保园区环境符合环保要求并监测和管理。
5)管理范围广服务需求多样(生产、办公、生活、休闲商业等区域):为满足企业生产经营和员工生活需要,需配套多样化的服务如:餐饮(不同档次和口味);住宿(安全舒适);班车;商务(会议场地、文印等);咨询(金融、法律、政策等);休闲购物等;
6)与企业协作紧密保障有力: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物业需及时掌握企业需求不断提升服务质量;高效配合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加强互动合作,共同营造良好的园区环境。
7)严格遵循政策法规:工业园区物业管理需严格遵守并及时了解土地使用、环保、安全生产、ac米兰体育劳动用工等相关政策法规,确保园区合法合规运营。
1)按管理主体划分:自建自管模式(建设单位成立子公司、工程部或管理中心直接管理;
2)合作管理模式:建设单位与专业物业公司合作,共同出资出人成立管理公司;
3)委托管理模式:建设单位委托专业物业公司或机电、保洁、绿化等专业公司,包括全权委托、专项委托等;
5)智能网络化管理模式(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实现对园区设备设施、安全监控、能源管理等的智能化管理);
2)安全管理:消防、生产、防化、防爆、治安、交通、设备运行安全、公共秩序维护等;
6)资产管理:房屋租赁、产权管理、修缮维护等。确保房产合理使用保值增值;
1)设施设备维护复杂:工业物业内设备种类繁多、专业性强,如生产设备、特种设备等,维护难度大、成本高,专业技术要求也高。且设备一旦故障,影响生产进度,损失大;
2)安全管理难度大:工业生产涉及危险化学品、高温高压等危险因素,防火、防爆、防泄漏等安全管理任务重。人流车流物流大,增加了安全管理的复杂性;
3)环保政策趋严压力大:物业要协助监管,否则可能面临处罚,影响园区形象;
4)企业和客户需求多样满足难:工业企业及员工对物业服务的需求不仅包括基本环境、秩序,还涉及生产配套服务和生活服务,难以全面满足;
5)产权与管理关系复杂:产权可能分散,多个业主导致管理决策难统一,物业管理协调难;
6)中高端专业人才匮乏:工业物业管理需要懂物业又懂工业生产的复合人才,目前急缺;
8、园区配套设施不完善:周边如餐饮、住宿、医疗生活配套设施不足,留人难;
1、各大物业巨头已入局工业物业(FM),其具有以下7方面良好的发展前景:
1)市场规模增长:园区数量不断增加、规模持续扩大,为物业管理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
2)服务需求多样:园区企业对物业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专业化,除维修、安保、保洁等服务外,对智能化城市服务、商业运营、文化娱乐等服务需求迅速增长;
3)智慧园区建设带来的机遇:AI、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将广泛推行于工业园区物业领域,实现智能监控、智能能源管理、智能安防等功能,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降低运营成本;
5)专业化复合水平提升:行业发展将促使物业企业提升专业能力,培养专业复合型人才;
6)跨界合作产业链融合:物业管理行业将与科技、金融、物流、医疗、文娱、养老等跨界合作,拓宽领域,整合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共创、共利和共赢;
7)国际化发展机遇:随着经济全球化,工业园区物业管理将进一步引进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提升品牌影响力,拓展海外市场;
1、升级智能化:物联网大数据助力,建园区运营信息化平台实现智能化,提质增效降本;
2、持续绿色化:响应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垃圾分类、光伏发电、地源热泵等),低碳降本;
4、服务多元化:传统物业管理内容转变为综合需求配套服务(宜工、宜业、宜居、宜乐);
6、竞争品牌化:行业竞争加剧,物企提升品牌知名度、美誉度与竞争力,抢市场剧烈;
7、产业融合化:物企间合作、供应商联盟;上下游产业合作,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同发展;
9、身份多元化:财务转变--从单纯花钱者转为挣钱者;思维转变--传统物业管理思维转变为综合服务配套商思维;职责转变--物业后勤保障实施者转变为专业供应商协调组织者;
10、运行无险化:安全生产为底线和红线!干物业得会省钱!安全风险损失是最大的无价值成本!把风险降到零;避免负面成本及品牌损失: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消防安全;厨房作业安全、设备运行安全等;健全安全生产制度、一岗双责;
1)智慧化建设举措:投资4000多万元建成“互联网+安全监管”智慧监管平台,融合安全基础管理、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特殊作业管理等应用系统,实现对园区企业基本情况、重大危险源实时监控预警等多形式、多维度的可视化监测预警、统计分析和智能化管控调度。利用园区封闭化管理系统,动态监测定位出入园区的人员、ac米兰体育车辆、货物,对入园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进行实时定位与全程追踪,智能识别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超速、违停等不安全行为。
2)取得成效:健全了园区安全生产和应急救援管理体系,全面提升了园区安全生产监管的系统化、精准化、智能化水平,有效隔离了区域安全风险,防范了外来输入风险。
1)多元化服务内容:提供园区秩序、工程维修、环境卫生、安全生产和环保管理等基础服务,还涵盖产业服务、金融服务、公共服务承接协助监管、产业发展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等增值服务。园区共建万洋惠企服务站、警企联防安全委员会,协助政务监管、事务协调,助力产业培育,推动小升规、专精特新企业、高新科技企业发展。在蓝领生活服务体系方面,打造涵盖吃、喝、玩、乐、购、住各方面的生活空间,建设党建中心、职工之家、城市书房、健身沙龙等文化空间,通过智慧运营APP、人才服务窗口、招聘会、零工市场等物业空间,为企业员工提供便捷服务。
2)取得成效:构建起了较为完善的服务体系,被称为产业园区的“天花板”,有效护航企业发展,让企业可以专注于生产,解决了企业的后顾之忧,提升了园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成为工业园区物业管理多元化服务的优秀典范。
广东某工业园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含12栋标准厂房、3栋综合办公楼及配套设施,入驻企业60余家,物管公司面初面临成本居高不下、服务质量有待提升的问题。
人力成本:物业团队人员配置冗余,岗位职责不清,导致人力成本占总成本的40%;
能耗成本:公共区域照明、空调等设备能耗高,未进行节能管理,能耗成本占比达30%;
设备维护成本:设施设备维护缺乏计划性,故障维修频繁,设备维护成本占比20%;
外包成本:绿化、清洁等外包服务价格偏高,且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外包服务成本占比10%;
优化人员配置:梳理物业架构及岗位,明确职责,减少员工10人,人力成本降低15%;
节能改造与管理:更换公区照明灯具为节能LED灯,安装智能控制系统;对空调系统进行节能改造,加强能耗监测。通过这些措施,能耗成本降低20%;
设备维护计划管理:制定设备预防性维护计划,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巡检和保养,减少设备故障发生率,设备维护成本降低15%;
外包服务优化:重新评估外包服务供应商,引入竞争机制,外包服务成本降低10%;
经济效益:通过一系列控制措施,物业管理总成本降低18%,每年节省成本约80万元;
社会效益:园区环境得到显著改善,设备运行更加稳定,企业满意度大幅提升,吸引了更多优质企业入驻,园区入驻率从80%提升至90%;
品牌效益:良好的物业管理服务提升了园区的品牌形象,在行业内获得了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广州某“创意硅谷”工业园区,占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入驻率一度达到70%。
设施维护严重滞后;安全管理形同虚设:环境卫生脏乱差:服务质量低下:费用管理混乱:
广州某“创意硅谷”工业园区物业管理的失败,充分说明了物业管理对于园区运营的重要性。园区即使拥有良好的规划和定位,如缺乏专业负责的物业管理,也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园区运营过程中,必须重视物业管理,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提高服务质量,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协调,才能营造良好的园区环境,吸引和留住企业,实现园区的长期繁荣。
1)危机事件:湖北某国有化工园区一化工企业发生爆炸事故。事故造成周边部分厂房和设施损坏,数人受伤,导致园区内部分区域停产,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2)物业管理问题:该园区物管公司平时管理涣散,对园区安全生产检查监管不严,未及时发现督促涉事企业整改安全隐患;事故发生后,物管公司未能迅速有效启动应急预案,应急救援物资准备不足,现场救援疏散工作混乱,未及时协调消防、医疗等相关部门,导致事故损失扩大。且在后续环境清理和恢复工作中,进展缓慢,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扩散。
3)后果及影响:此次事故不仅给企业和员工带来了巨大损失,也对园区整体形象和声誉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导致园区生产经营受到干扰,公众对园区的安全生产产生质疑,对园区招商引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同时还引发了社会公众对该园区管理的不满和担忧。
Copyright © 2002-2024 DG视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TEL: 0734-8853689
地址:湖南省衡阳市高新区曙光路21号 邮箱:chuiniubi@126.com